活动回顾|端午·船情

6月3日端午佳节当日
15名豆蔻少年
一起来到了江阴要塞司令部
度过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下午
part.1

同学们通过参观“要塞风云”展览,了解到了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磅礴气势;了解到了敌人防御的固若金汤;了解到了要塞起义的千钧一发;更了解到了解放军战士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义无反顾奉献自己的红色革命精神!
part.2

同学们通过文博课堂,了解船的发展历史,了解红色故事,感悟渡江第一船精神!
part.3



通过动手制作海丝商船感受丝路精神,共话祖国美好。同学们动手制作热情高涨,在一次次尝试和改进中收获了成长中的感悟和努力过后的成就感,也锻炼了孩子们的思维开拓力和创新力
在专心致志地学习探索中
本次端午活动圆满落幕
收获满满 喜笑颜开
望少年更强大
望祖国更强盛

编辑 / 孙峥
审核/张新敏 唐健
终审/翁雪花
发布/孙军
地址:江阴市澄江中路128号天华文化中心
|
|
追忆风“华” | 乐器篇
天华遗珍——乐器篇
刘天华中西兼擅,理艺并长
为了借鉴西洋音乐的长处
将其应用于国乐改进
身为北京大学、女子文理学院、
艺术学院
三所高校音乐教授的他放下架子
投师俄国小提琴家托诺夫名下学习

刘天华(右二)与俄国小提琴家托诺夫(左二)等合影
江阴市博物馆藏
他克服年龄大,基础差的困难,刻苦学习,勤奋操练,技艺日益精进,卓然成家。他自己认为小提琴演奏水平已超过二胡、琵琶,本打算开一次小提琴独奏会,只因突然得病去世,终成憾事。由此,他的小提琴演奏技艺便淹没在他的二胡、琵琶盛名之中,世人知之甚少。

刘天华背影素描图 江阴市博物馆藏
1925-1926年间,刘半农曾为刘天华拍摄一帧弄琴背影照片,刘天华去世后,由画家王悦之以素描法重新绘制,并由刘半农题写长跋,1989年由刘天华之女刘育和捐赠。

刘天华使用过的法国小提琴 江阴市博物馆藏
(刘天华之子刘育毅捐赠)
此小提琴产自法国,色泽呈栗壳色。琴上各部件弦轴、系弦板(上挂一铜质微调器),腮托、拉弓、琴码包括琴盒皆为原件,无有缺损,品相上乘。仅拉弓马鬃因缺损太多,于2005年初请北京专业修琴师更换质量上乘之新鬃毛。
1925年,刘半农留法归国,特意购买法国一名厂小提琴赠给刘天华。从此他天天手不离琴,出入相随,操奏不止,直至去世。
引用文献:翁雪花,刁文伟.文开新域 流芳中华——江阴市博物馆藏“刘氏三杰”文物集萃[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9:193、198.
发布 / 藏品保管和文物修复科
审核/张新敏 唐健
终审/翁雪花
地址:江阴市澄江中路128号天华文化中心 |
助力考试季 文庙祈福上线
六月对莘莘学子而言
至关重要
初三面临着中考
高三面临着人生大考——高考
一晃 六月已至
江阴文庙上线祈福活动
助力考试季
祝广大考生收获硕果
江阴文庙至中考结束每日开馆时间为7:30

文庙又称孔庙、学宫
在历史上一直与教育紧密相连
自古以来不仅是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的场所
也是儒学与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
孔子推行“一视同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今时的高考与其理念不谋而同
是真正能为社会选拔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
江阴县志 学宫书院图

敬拜孔子,高考祈福是对先师孔子的尊崇也是学子实现自己夙愿的祈盼更是对中华民族尊师重教传统的传承


活动时间
高考祈福:6月7日-6月9日
中考祈福:6月16日-6月18日
注意:此6天早上4:30开馆
活动详情
每日前30名每人可领取祈福卡一张,挂在祈福区,为考生祈福。
 
面对考试,最重要的是端正心态
坚守初心,追逐梦想,奋发向上
无论成败 不负青春
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加油吧!少年
愿你们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江博文创助力考试季推出新品“糕粽”食盒

食盒造型以官帽为灵感
内含3款不同口味的粽子
3款美好寓意的方糕
寓意着一举高中

编辑 / 吴婉玲
审核/张新敏 唐健
终审/翁雪花
发布/孙军
地址:江阴市澄江中路128号天华文化中心 |
|
追忆风“华” | 手稿篇
今年是刘天华先生逝世九十周年
他是中国杰出的民族音乐家、一代乐坛宗师
他花费心血着意改革的二胡、琵琶
已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器乐
他创作的十首二胡曲,三首琵琶曲
和一首民乐合奏曲流传至今
成为不朽的经典之曲

(1895.2.4—1932.6.8)
1932年6月8日,刘天华先生不幸病故,他的遗物大部分由他的子女珍藏,小部分由亲友收藏,包括创作手稿、使用过的物品乃至乐器、名人题赠书画等等遗珍,1989年以后由他的子女、亲属陆续捐赠给故乡江阴,成为江阴市博物馆的珍贵藏品。
值此刘天华先生逝世九十周年之际
我们精选了其部分珍贵文物资料
以此纪念天华先生的不朽业绩
天华遗珍——手稿篇
刘天华《光明行》手稿 江阴市博物馆藏

(1989年刘天华之女刘育和捐赠)
二胡独奏曲,工尺谱,用毛笔单面书写,计4页,由右向左竖写,首页曲名“光明行”下署“刘天华一九三一 .春.北平”。《光明行》二胡独奏曲创作于1931年春天。当时一些外国人对中国音乐不甚了解,认为中国只有唐诗宋词,没有音乐,即使有也是萎靡不振。刘天华在实践的基础上创作了此曲,以纠正外国人的偏见。在这首曲子中,刘天华借用西洋音乐的进行曲曲式和转调手法,并将小提琴的跳弓、颤弓等演奏技法应用到这首乐曲,但整个曲调风格仍完整保持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曲调敏捷、欢快、激越,听了使人精神振奋,信心百倍,体现了一往无前的民族精神。
刘天华的音乐创作和演奏既敢于独创,又敢于标新立异。他创作的每首音乐作品都有着独特的个性,既吸收了外国音乐的创作手法,又用中国的音
乐语言来反映中国的当代社会现实。
刘天华《闲居吟》手稿 江阴市博物馆藏

(1989年刘天华之女刘育和捐赠)
该曲作于1928年暑期,当时国乐改进社刚刚成立,刘天华心情愉快。这首二胡独奏曲首次使用泛音,速度变化多端,旋律清妙动听,反映了刘天华假日闲居家中的生活意趣,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民族音乐发展所蕴藏的期望与牵挂。整个作品格调典雅清越,寓深层音乐意蕴,创作手法洗练,结构严谨,有独到的艺术品格。这一作品表明,刘天华已形成自己的音乐语言和创作风格。
引用文献:翁雪花,刁文伟.文开新域流芳中华——江阴市博物馆藏“刘氏三杰”文物集萃[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9:185.
发布 / 藏品保管和文物修复科
审核/张新敏 唐健
终审/翁雪花
地址:江阴市澄江中路128号天华文化中心 |
浓浓刘氏情 捐赠暖人心
5月31日上午,江阴市刘半农研究会会长潘静军和研究会顾问王乾先生在江阴市刘氏兄弟故居向江阴市博物馆捐赠了一批抗疫物资和杂志《刘半农研究》,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李克雨和博物馆馆长翁雪花及领导班子参加了捐赠接收仪式。怀揣刘氏情怀,并肩同行、守护健康、让我们一起做好历史文化传承的守护者、传播者。


发布 / 办公室
审核/张新敏 唐健
终审/翁雪花
地址:江阴市澄江中路128号天华文化中心 |
|
|
|
<< 首页 < 上页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下页 > 末页 >>
|
第78页 / 共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