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文博•美美与共”博物馆牵头组建的党建联盟成立啦! |
“魅力文博•美美与共”博物馆牵头组建的党建联盟成立啦!

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高质量党建助力高质量发展,更好贯彻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目标任务,在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委领导下,积极推进“暨阳红—盟红江阴”基层党建行动,不断激发基层党建活力。12月1日下午,江阴市博物馆党支部、住建局指挥通信党支部、交警大队秩序管理中队党支部、中医院第一党支部、晨光实验小学党支部、建工职业培训学校党支部6家党支部的党员代表齐聚江阴市博物馆,共同见证“魅力文博•美美与共”党建联盟结对签约。

江阴市博物馆党支部书记
张新敏同志
介绍党建联盟的意义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拥有悠长历史底蕴的江阴城,需要力量去传播、需要文化去传承。
联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文化的名义,体现文化的魅力,凝聚人文的关怀,发挥文化的独特作用,成为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传承江阴精神的重要阵地。
各联盟单位党支部书记发言
中医院第一党支部
张赢政书记

住建局指挥通信
党支部邢广澄书记

交警大队秩序管理中队
党支部周晓东书记

建工职业培训学校
党支部张文书记

晨光实验小学
党支部周玮书记
1、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是党建联盟的目标
2、联盟的成立,有效扩大了“党建朋友圈”,有力推动了相关领域、行业党建工作互联互动
3、进一步发挥了联盟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组织力、战斗力、服务力和攻坚力
观看短片 了解江阴红色文化

7000年人类史、5000年文明史、2500年文字记载史,勾画出江阴独有的历史文化脉络,见证着江阴古老的文明,也构筑起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江阴市博物馆馆长翁雪花同志
作《博物馆的使命与担当》
主题发言

博物馆是人类社会文明传承的载体之一,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博物馆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江阴市博物馆一直在传承的路上前行,未来也必将继续努力,为更多人树立起文化自信。
支部书记共同签订联盟协议

重温入党誓词

在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张新敏同志的带领下,全体与会党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联盟活动——参观江阴市博物馆

签约仪式结束,“魅力文博•美美与共”党建联盟开展第一次联办活动,一同参观博物馆各展厅。
江阴市博物馆一直致力于将本土红色文化向社会大众传播,通过红色主题特展、红色主题社教、“要塞风云”沉浸式剧本杀体验、军事文化旅游研学等品牌项目,将党史学习与历史文化相结合,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此次党建联盟,是一次跨界的探索与发展,力求利用文化内涵打通各行各业的壁垒,相互作用相互融合。下一步,联盟各方将以党建引领、以联盟搭台,在各自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和合作,打造党建品牌,夯实党建基础,激发党建活力,发挥党建赋能作用,共同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更好服务江阴市民群众。
New laer... |
|
加强安全隐患整治 提升安全应急管理
为全力整治安全隐患,加强安全意识,压实安全责任,切实把安全责任措施落实到基层和岗位,强化文博场馆的安全管理,江阴市博物馆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安全隐患排查及消防安全培训演练,积极推进江阴市博物馆安全风险隐患“自知、自查、自改”的制度建设,强化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值守,规范应急管理。
博物馆及下属文保单位根据自身场馆特点分别进行了消防演练、应急疏散及安全意识讲座。
6月13日 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及唐公祠

6月20日 文庙及刘氏故居

6月23日 徐霞客故居

6月27日 江阴市博物馆


通过本次安全月活动博物馆员工基本达到“四懂四会”
下一阶段,博物馆将根据场馆文物资源分布情况,结合季节性、区域性等特点,综合分析评估文物安全主要风险,科学研判文物安全形势,健全安全保卫力量。
编辑 / 安全保卫科
审核/张新敏 唐健
终审/翁雪花
地址:江阴市澄江中路128号天华文化中心
|
全国节能宣传周|绿色低碳 节能先行
6月13日-6月19日
全国节能宣传周
开始啦
今年宣传周的主题为
“绿色低碳 节能先行”
6月15日为全国低碳日
主题是
“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
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坚持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
从我做起 从日常生活点滴做起
让绿色,成为生活的底色
让节约,成为生活的习惯
让节能,成为生活的态度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
绿色低碳生活的
践行者、倡导者和传播者
为守护美好家园
贡献自己的力量
发布 / 办公室
审核/张新敏 唐健
终审/翁雪花
地址:江阴市澄江中路128号天华文化中心
|
|
神奇动物 | Ta是江博唯一一条会“飞”的……

燕鳐须唇飞鱼是洄游性鱼种,生活在近海或者浅海海域的表面水层。受到惊吓时会利用其特化的胸鳍跃出水面做长距离的滑翔。主要以桡脚类及端脚类的浮游生物为食,所产的鱼卵具有粘性,可以附着在漂浮物或者底栖海藻上。

图源@史密森尼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鱼科包含了须唇飞鱼属、燕鳐鱼属、飞鱼属、拟飞鱼属等多种类别,它们外形不一但拥有特化的像“翅膀”般的胸鳍。难道这就是它“会飞”的原因?
其实它会“飞”的法宝在于其强劲有力的尾鳍,一记神龙摆尾,身体像箭一样跃出水面,展开“双翅”,保持滑翔的状态。有人曾在热带大西洋测得飞鱼最好的飞翔记录:飞行时间90秒,飞行高度10.97米,飞行距离1109.5米。一般情况下,飞鱼也不是经常跃出海面。当它遭遇金枪鱼、剑鱼等其他大型鱼类的捕食或者渔船的惊扰才会“不得以”离开水面,但也经常会沦为军舰鸟等鸟类的口中餐。

兴义飞翼鱼正型标本

兴义飞翼鱼副型标本
在我国贵州兴义发现的距今约2.4亿年的兴义飞翼鱼(Potanichthys xingyiensis)化石,提供了地球上最早的水上滑翔的脊椎动物证据。虽然它与现代飞鱼在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别,非其直系祖先。但它的发现证实了复杂的海洋生态系统在中三叠世已经建立起来。(小知识:在距今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地球上发生了严重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几乎90%到95%的海洋物种因此而绝灭。)
《山海经·西山经》提到“泰器之山,观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是多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长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见则天下大穰”。
飞鱼绘图 图源@参考资料6
最初的飞鱼便是指长有翅膀的鱼,是鱼鸟结合的奇异物种,敦煌市博物馆馆藏的万鳣画像砖上的画面位于砖中部,形状似鱼,上下颏均有须,身上用
菱形线条勾勒出鱼鳞的形状。背鳍处生有一对羽状鸟翼,腹部下方有双足为鸟爪状。
魏晋时期/万鳣画像砖/敦煌博物馆
鱼自古以来被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吉祥物,它是丰足、自由、富贵、壮志的象征。随着朝代的变迁,“飞鱼纹”成为了明代传统寓意纹样之一。另有文献表述《山海经》中记录的飞鱼与南北朝时期传入的摩羯鱼相似。
隋唐时期的摩竭纹开始融入中国传统的代表性图腾纹饰鱼纹和龙纹的特征,飞鱼纹发展至明代中后期的形态也是经历了历史变迁。从出现到与外来的魔竭纹融合至明代飞鱼纹,其发展至明代中后期,呈龙首、蟒身有四爪,有鱼鳍、鱼尾。飞鱼尾巴为鱼尾,其形似龙图案,与传统龙纹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尾巴的差异。
以飞鱼纹为补的服饰是明代锦衣卫的经典服饰之一。《明史·职官志》载:“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恩荫寄禄无常员……服飞鱼服,佩绣春刀,侍左右。
“由鱼到龙”的纹饰变化充分体现了
古人对美好事物的不断追求与向往
飞鱼虽小
是年年有“余”的诉求
是如“鱼”得水的自由
是凤凰双栖“鱼”比目的爱情
也是“鱼”跃龙门的及第壮志
参考资料:
1.台湾鱼类资料库https://fishdb.sinica.edu.tw/
2.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https://www.gbif.org/
3.张艾琴.会飞的鱼[J].山西农业(畜牧兽医),2007(09):45.
4.徐光辉.贵州发现最古老的飞鱼化石[J].化石,2013(01):5-6.
5.周生霞.敦煌市博物馆馆藏魏晋万鳣、儿鱼、飞鱼和鱼画像砖赏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05):31-33.
6.陈一萍,钟蔚,梁文倩.明代赐服飞鱼纹溯源及艺术特征探析[J].服饰导刊,2021,10(06):32-37.
编辑 / 韦莹莹
审核/张新敏 唐健
终审/翁雪花
发布/孙军
地址:江阴市澄江中路128号天华文化中心
|
追忆风“华” | 纪念篇
刘天华
是中国杰出的民族音乐家、一代乐坛宗师
刘天华先生逝世九十周年之际
我们精选了其部分珍贵文物资料
上线系列专栏【追忆风“华”】
分为手稿篇、乐器篇、著作篇、书画篇
造像篇、讣告篇、墓碑篇、纪念篇
以此纪念天华先生的不朽业绩
天华遗珍——纪念篇

▲▲▲《刘天华先生纪念册》
(1989年刘天华之女刘育和捐赠)
《刘天华先生纪念册》是刘天华先生逝世第二年(1933年),在他兄长刘半农先生支持下,由他的朋友和弟子通力合作编纂而成、由当时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等8个单位捐资印刷的纪念集。
《世界画报》
刊载编印《刘天华先生纪念册》
发售预约启事
▼

▲▲▲民国二十一年《世界画报》第345期
(2007年刘天华之子刘育毅及家人捐赠)
此书为蔡元培先生题签,内容包括刘天华先生遗像、手稿、遗物、亲友纪念文章挽联等,以及刘天华先生创作的南胡、琵琶、合乐演奏曲练习曲曲谱等,具有极高的史料及音乐价值。


▲▲▲刘半农作序文及目录
点击查看查看纪念册详页⇩





《刘天华先生纪念册》的编辑出版,在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史上,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当时民族音乐处境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它的出现就具有了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此书集中收录而得以流传下来的这些刘天华先生的音乐作品,更是我国音乐宝库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它们过去是、现在是、以后仍将是我国民族器乐教学的重要教材。
至此,追忆风“华”
文物遗珍纪念专栏已全部推送完毕
天华先生的不朽功绩是民族音乐史上的丰碑

2005年江阴市天华文化中心建成开放,该中心以刘天华命名,充分张扬了江阴的文化个性和人文情韵,成为全市人民享受文化艺术,举行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交流,进行娱乐休闲的重要场所。

江阴市博物馆坐落在天华文化中心西侧,专门辟出一个400多平方米的展厅设立“刘氏兄弟业绩馆”,较为完整地体现了三兄弟的一生,将刘氏三杰精神发扬光大。
「引用文献:孙元昌.珍贵的历史资料——《刘天华先生纪念册》[J].中国音乐,1988,01:69-70」
发布 / 藏品保管和文物修复科
审核/张新敏 唐健
终审/翁雪花
地址:江阴市澄江中路128号天华文化中心
|
|
|
|
<< 首页 < 上页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下页 > 末页 >>
|
第76页 / 共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