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在线 | 助力5·18国际博物馆日,两大展览上新~ |
|
新展在线 | 助力5·18国际博物馆日,两大展览上新~ |
|
传承历史,“博悟”少年——江阴市博物馆举办市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现场观摩推进会 |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全社会的责任。1月3日,江阴市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现场观摩活动在江阴市博物馆举办。江阴市教育局副局长邹凤翔、江阴市教育局德育科科长汤永锋、江阴市城西中心小学校长杨鑫、江阴市博物馆馆长翁雪花以及江阴市中小学德育副校长、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参与人出席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与会领导在城西中心小学学生的带领下体验雕版印刷、拓片、古籍装帧,这些小老师们耐心讲解、做演示,让老师们学习体验了古代文化。




在城西中心小学校长杨鑫的致辞下,“博悟”课堂《博悟新语• 鼎》开始了。同学们通过对鼎的研究,结合江阴市博物馆的鼎,在老师和博物馆导师的引领下,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探讨,真正让文物活在学生的课堂上,将历史赋予的深刻含义灌输到教育中,很好的传承了历史文化。


研究课结束后,各位德育老师们走进博物馆活动室和展厅,博物馆馆长翁雪花给大家介绍与城西中心小学一起走过的“博悟”之旅。在城西中心小学志愿者的讲解下,老师们参观博物馆30周年“记忆”展,了解更多文物背后的故事,亲身体会这些文物带来的魅力。




参观完展厅,在德育科长汤永锋的主持下,大家进行了“博悟”研讨。无锡市首批德育带头人主任何小平、城西中心小学品德提升工程项目负责人副校长刘彩红、江阴市博物馆馆长翁雪花先后进行了精彩的发言,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展望。江阴市教育局副局长邹凤翔做了精彩的总结,她提出德育阵地是开放立体的;德育活动是春风化雨式的;德育课程是丰富成体系的;德育效果是知行合一的。希望江阴市品格提升工程能走的蓬勃红火,鼎之昌盛!



本次活动是一次对过去两年校博联动的总结,更是一次“博悟”联盟新的尝试。江阴市博物馆与城西中心小学的“博悟”之旅仍在继续,并将发展区域联盟,让博物馆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新课堂,将历史文化的传承发扬光大!
|
【校博动态】江阴实验中学:文化沉淀心灵,惊喜点亮生活 |
3月10日下午,江阴实验中学初一(7)班的同学们来到江阴市博物馆,参加了一次满含“惊喜”和“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同学们先参观了“万里江海通——江南与海上丝绸之路特展”。听着小志愿者们耐心细致的讲解,同学们仿佛穿越历史的回廊,看到了“海上丝绸之路”曾经的兴盛与繁荣,看到了江南地区在与海外交流互鉴中的活跃身影,看到了江南文化与异域文化的交织与融合。文化的碰撞,激发了人们对探索世界的渴求,继而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


当同学们都在兴致勃勃地参观时,博物馆内突然响起旋律,传来一阵优美的童音,同学们纷纷走出展馆,寻找声音的来源,二楼回廊的护栏边,不一会儿就聚集了许多人,像是要牢牢地将馆内的歌声团团围住。紧接着,优扬的小提琴声响起,博物馆底楼聚集了好多人,有老师、幼儿园小朋友、小学生、居然还有该班的几位同学。他们站定位置,齐声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动人的歌声饱含了对祖国浓浓的热爱和赞美。在激动人心的歌声带动下,现场红旗飘飘,气氛异常热烈。最后,大家才弄明白,这个“惊喜”的形式叫做“快闪”,是江阴博物馆、城西中心小学、西郊幼儿园和江阴实验中学联合组织的一次“致敬祖国”的活动。



随后,同学们又去聆听了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的精彩讲座。儒雅可亲的龚良院长讲到了富饶的江南,鱼米之乡——江阴;讲到了出土的数不胜数的瓷器,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僧人鉴真等。龚良院长从江南说到海上丝绸之路,不但讲解风趣细腻,还细心地解答了观众的疑惑,让同学们了解了更多关于江南文明的历史,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

博物馆作为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传承的载体,而新时代的青少年更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的艰巨使命。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使青少年了解祖国的历史和辉煌成绩,并且以此作为激励,不断约束自己的行为,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与社会理想! |
|
|
|
<< 首页 < 上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下页 > 末页 >>
|
第35页 / 共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