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讲解服务安排
江博橙志愿讲解服务活动
我们在江阴市博物馆、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刘氏兄弟故居、江阴文庙为您解读文化背后的故事,为传播江阴的历史文化无私奉献。

上午9:00-11:00,下午1:30-3:30

上午9:00-11:00 下午1:30-3:30

上午9:00-11:00 下午 12:30-4:00

上午9:30-11:00 下午2:00-3:30
友情提醒:每周一江阴市博物馆全天闭馆!(节假日另行通知)

更多团队讲解预约服务,请咨询0510-86862672
|
|
小馆大分享 | 雪花馆长:“破茧与蝶变”中小型博物馆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
|
喜报!他被评为江苏双十佳革命文物讲述人!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此次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物局、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的“江苏双十佳革命文物讲述人”、“江苏最美革命文物守护人”的遴选和推介活动中。江阴市博物馆选送的志愿者朱长伟老师,被评为“江苏双十佳革命文物讲述人”(志愿组)!


朱长伟老师将红色革命文化与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相结合,用心讲述历史,用情传递精神。通过积极参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志愿者活动,宣传江阴要塞起义的革命精神,引导全民共同守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

十月份朱长伟老师还将前往南京,参与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广电总台、中国江苏网联合开展的“喜迎二十大 革命文物看江苏”系列活动成果展演。期待他的精彩表现吧!
▲朱老师讲述视频
朱长伟,江阴市山观高级中学历史老师,江阴市博物馆优秀志愿者,曾获得过“百香书香教师”、“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自2000年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以来,就开始在山观中学长达20余年的教育工作。2019年起参与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文保所社会实践活动,悉心研读江阴要塞起义的历史,课程教学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

展厅实景
千年的袍服演变,
是一部民族的融合史,
也是文化的交流史。
旗袍之源虽有论述,
但它吸收、融合、改良发展的过程,
让其成为极具中华民族文化内涵服饰代表
的地位毋庸置疑!

何为袍?
上下一体为袍。
旗袍属于袍服类中的一种,
它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发展下来的。

深衣的最早记录始于《礼记》,
《礼记•深衣》与《礼记•玉藻》
中的形制相似。
虽未有详细记录,
但后世皆以此为基础进行研究。
深衣的详细记载从朱熹的《家礼》开始
深衣的尺寸、布料、
裁剪方式等也有不同。

深衣具有独特的形式,
其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宽袖,
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
春秋战国时的深衣用柔软材料制成,
用挺括的锦缎材料制缘边。
宽袖式: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
串花凤纹绣娟绵衣(N-10)
这件绵衣短袖宽口、肩袖平直,衣面用高级刺绣匹料。腰缝以上四片拼合,腰缝以下用九片或六片不等。
衣领、衣袖和衣缘部分均用锦,与“衣作绣、锦为缘”的制度正相合。
这类宽袖口、刺绣凤鸟为主题纹样的长衣,可能是当时社会上层妇女的一种吉服或礼服。

汉代袍服
秦汉时期是 “深衣”作为“礼服”,在服饰上的“礼制”地位最终确立的时期。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使深衣成为“礼”的规范,服饰穿着的标准。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帛画局部
从马王堆出土的深衣制来看,位于中间部分的墓主人所穿服的就是深衣制的礼服 ( 助祭之服) ,图中服色上下相似,为黑褐色,又近于绀色,上有织绣的云纹。整体观之,其色彩艳丽却不失稳重,纹饰华美却不繁芜,表现出一种蓬勃的生命力与宏大的气势。
深衣虽然不再流行,
但它的影响却是非常深远。
如魏晋时期的大袖长衫、隋唐时期的宽袍、
宋代的襕衫、元代的长袍、明代的补服、
清代的旗袍、民国的改良旗袍、
直至现代的连衣裙都是深衣制的发展演变。
深衣制造方法之先进,织品之精湛,
制造工艺之复杂,品种之繁多,
都属世界之罕见,
成为中国服饰文化中的瑰宝!
参考资料:
1.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2.石凝智. 深衣结构研究[D]. 武汉纺织大学, 2017.
3.刘乐乐. 从"深衣"到"深衣制"——礼仪观的革变[J]. 文化遗产, 2014(5):9.
4.李影. 浅论深衣的起源与其历史发展[J]. 山东纺织经济, 2016(11):4.
5.袁建平. 中国古代服饰中的深衣研究[J]. 求索, 2000(2):4.
编辑:韦莹莹
审核/张新敏 唐健
终审/翁雪花
发布/孙军 |
|
|
|
<< 首页 < 上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下页 > 末页 >>
|
第31页 / 共84页 |